预订须知
冬季的东北是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,深深吸引着外地游客的目光。东北严寒的气候也令很多人望而却步。其实只要多了解一些冬季旅游的注意事项,做到有备无患,便可万无一失。
一、基础防护:
保暖:北方冬天气温大抵在0摄氏度——零下30摄氏度,有的地方可达到-30摄氏度以下。应备羽绒衣、高领厚羊毛衣、羊毛裤、手套等。东北天气风量较大,帽子还是十分必要的。若前往秦岭、长江一线以北,则必须穿高筒雪地棉鞋。
护肤:选用一些油性的有阻止水份散失功能的护肤品,防止皮肤粗糙、干裂。再用防紫外线效果较好的具有抗水性的防晒霜涂在皮肤上。防晒霜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,所以应每隔一段时间(一般2小时)就在暴露的皮肤上涂一次,切不可因为阴天不涂防晒霜,因为阴天时紫外线依然很强烈。,多喝水,多吃水果。
护眼:应准备一副太阳镜,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刺伤眼睛。
注意防滑:冬季北方路多有冰雪,路面较滑,穿皮鞋易滑倒,最好穿雪地防滑棉鞋或球鞋,切记不能穿皮鞋,否则行动不便
避免体温过低:体温过低指在低温的环境中,由于体乏脱力、穿衣过少、住所条件差、食物摄入不足或对低温缺乏知识和准备等原因,造成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小于身体散发的热量,避免导致体温降到正常值以下。
照相机保暖:电子快门的照相机或摄像机,在-20摄氏度以下时,电池容易“放电”,相机“失灵”,快门不能按下。因此,在户外拍摄完后,要及时将相机放进外衣里面“保暖”,用时再拿出来。此外,一定要多备些电池
备用药品:冬季寒冷易感冒,出门旅游要备感冒药等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品;北方爱吃凉菜,不习惯者易“闹肚子”,请自备肠胃药品例如喇叭丸,黄连素等;北方干燥,需备夏桑菊、黄老菊等清热冲剂。
装备参谋:成为雪场明星,一套好器材是必不可少的:滑雪鞋、滑雪板、固定器、滑雪杖、滑雪镜、滑雪服、手套等。
二、东北饮食特点:
1、东北人在饮食方面讲究实惠,“菜码大”是一大特点,而南方的饮食则是样多量小,南方游客在点菜的时候应注意,避免点很多菜而吃不了。(东北炖菜:受满族的影响,黑龙江人喜好炖菜,有所谓的"八大炖" 如:小鸡炖蘑菇,排骨炖豆角,猪肉炖粉条,鲶鱼炖茄子,得莫利炖活鱼,牛肉炖柿子等.东北炖菜做法简单,口感鲜美.)
2、东北菜的口味比较重,东北的“杀猪菜”最能体现这一特色,受冰雪自然条件的限制,人们日常吃的蔬菜或窖藏,或腌制;但受菜价的影响,人们主要吃白菜、土豆和萝卜。所谓“南甜北咸”,也许就是由于北方人冬季吃大量的用盐腌过的菜而形成的饮食习惯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对菜咸淡调整。(其中腌泡菜含有大量维生素,人们往往生食,它是一种当地的风味小吃,有甜、酸、竦、咸四种味道,吃起来清爽、可口。)
3、我国北方冬季寒冷、干燥,人体水分散失较大,加上室内温度过高,人的内火较旺,应注意每日多饮水,适当补充一些水果,例如:橙子、鸭梨等。桔子吃多了易上火,最好不吃:要备点润喉片。
三、东北土特产:
1.欧式红肠:哈尔滨欧式肠包括红肠,干肠,小肚,茶肠等许多品种.这种肠咸淡适宜,油而不腻,松软适口,腊香扑鼻, 色彩鲜亮,老少皆宜,吃后满口余香。
2.大面包:"哈尔滨一大怪,大面包象锅盖".大面包俗称"大列巴",每个约2.5公斤,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特殊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.秋林公司生产的大面包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。
3.山野特产:黑龙江山深林密,盛产猴头,木耳,松茸,薇菜,蕨菜,榛子,松籽等山野特产.这些产品品质优良,无污染, 经过干晒,压缩等处理,存贮方便,每年都远销海外,被誉为"北国山珍"。
4.绿色食品:黑龙江山清水秀,这里的绿色食品开发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.无公害的粮食,山野菜,食用菌,乳制品,酒类等食品已在国际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。
5.亚麻织品:哈尔滨地产亚麻,生产各种军用或民用亚麻织品.亚麻自然天成,亚麻织品透气性好,纹理清晰,是国际市场非常畅销的高档面料,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。
查看全部内容